达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省中心省级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行动方案,迅速掀起建设热潮,为达州“拼经济、搞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务服务支撑,营造了一流营商环境。
一、坚持目标导向,科学谋划找路子
聚焦高标准、高质量创建目标,通过学习先进拓思路、大兴调查研究摸家底、立足实际定方案,高起点、高标准系统谋划全市创建工作。
(一)“跳出达州”学经验。积极组织市、县两级相关同志赴绵阳、成都、泸州和浙江、广州等省内外经济发达区、改革先行区、产业集中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开拓视野、丰富思路,并提炼形成达州在推进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具体思路。
(二)“解剖麻雀”搞调研。成立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专班,深入全市13个省级园区问计于企、问策于需、问政于园,就产业结构布局、企业发展现状和园区服务需求等问题与同园区、企业、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探讨,明晰各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侧重点、关键点和落脚点。
(三)“一园一策”定方案。将全市13个省级以上园区全部纳入示范培育范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试点先行、统筹推进”的原则,根据园区实际和客观需求科学制定“一园一策”实施方案,逐一明确建设时限、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和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
二、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解难题
全面落实“三化”要求,重点围绕解决“办什么、何处办、谁来办、怎么办”四个问题,创新推动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一)聚焦事项梳理,解决“办什么”的问题。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对标省级基础事项目录,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行政审批、要素保障、中介服务、企业发展、公共服务需求,全面梳理服务事项、形成事项清单。积极探索“党务+政务+园区”新模式规范事项进驻,促进党群服务、产业服务、政务服务、法律服务事项融合入驻。
(二)聚焦阵地建设,解决“何处办”的问题。对已建成的园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科学设置综合服务、商务洽谈等特色服务窗口或专区,重点做优做实工程建设服务和企业服务专区。对现代农业园区,结合覆盖面积大、产业分布广的实际,通过升级园区内现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农事服务中心,加挂园区政务服务中心牌子,下沉政务服务事项,拓展助企服务功能等方式提供集成服务。
(三)聚焦机构人员,解决“谁来办”的问题。整合各省级园区内现有便民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组建“3+1+N”(“3”即1名分管领导、1个牵头部门、1名总代办员,“1”即1名监督员,“N”即若干名部门代办人员)审批服务专班,在开江县积极探索成立行政审批局“稻田+”片区分局模式,依托“稻渔”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确保各类服务事项有专人负责。
(四)聚焦运行机制,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各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根据群众需求,成立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组、法律服务专项组、融资贷款洽谈组、疑难事项协调组等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采取授权代办、上下通办、部门联办、专人帮办等形式,通过上门预约、延时办理、特事特办和全程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企业秘书+妈妈式”特色服务。
三、坚持结果导向,一抓到底求实效
按照“示范引领,稳步推进”原则,通过分解细化任务,强化系统指导,逐级压实责任,力争全市成功创建省级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4个。
(一)抓先行先试树典型。在基础条件好的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区、开江县经济开发区、达川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先行先试。达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区加快推进园区政务服务集中授权改革,已承接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606项;达川区行率先开展“一业一证(照)一码”原创性改革,并将应用场景延伸到达川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政务服务中心。目前,4个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已初具雏形,基本实现“办事不出园”。
(二)抓效率革命提质效。在全市政务服务领域开展效率革命专项行动,公开制发48项项目审批(审查)主要事项效率清单,采取“减、放、并、转、调”等措施减时提速、简材提效、优化提能,将项目申报材料从96套申请表单减至4套表单,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压减至55个,企业开办压缩至1小时内办结,大幅提升服务效率,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
(三)抓压力传导强保障。压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各县(市、区)行政审批局直接责任,要求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和园区发展规划,秉持服务园区企业、服务园区内居民的“双向服务”理念,为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