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宣汉县积极打造“管家式”贴心服务,将集成式办理、指尖式教办、帮办代办全方位融入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少跑腿快办事,让便民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集成式窗口服务:让群众办事更高效
“简直太方便了!没想到这么轻松就办成了。过去要跑好几次,现在只需要跑一次!”6月22日上午,走进宣汉县君塘镇便民服务中心的黄先生一次性便办理好了领取残疾人补助所需的手续。据统计,2023年以来,君塘镇便民服务中心已办理残疾人补贴“一件事一次办”事项60余件。
为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君塘镇便民服务中心在无差别综合窗口的基础上,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窗口,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将多个关联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现“集成办”“一次办”,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指尖式即时服务: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下载好了,接下来怎么搞!”急性子的王大姐最先提问,“要先注册,才能申请,注册要按这里。”一名胡家镇便民服务工作人员立刻来到王大姐身边答疑解惑。
为解决群众对网上办事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等问题,胡家镇积极开展“指尖教办”活动,通过院坝会、上门服务等途径,提供“手把手”现场教办服务,帮助群众下载注册天府通办APP、四川人社APP等线上平台,引导群众进行线上咨询、线上申请,进一步推进群众办事零跑路。
延伸式陪伴服务:让群众办事更舒心
“这个表我没法填啊,看不太懂可怎么办!”王大伯初次来大成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在填表时犯了难。这时帮代办员及时出现,“你好,我是帮办代办工作人员,我来帮您填写表格。”在工作人员帮助下,王大伯顺利地办理了业务。
为解决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使用APP等“数字鸿沟”问题以及特殊群众行动不便、表达不当、不会写字等问题,大成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行“暖心陪伴”服务,主动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咨询、引导、全程帮办陪办代办等便利化服务和帮助,耐心化解老年人、特殊群体办事难题。
流动式上门服务:让群众办事更暖心
“有些群众住得远,到场镇不方便,推行代办服务就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黄金镇便民服务中心赵主任这样说。
为解决群众办事跑远路问题,黄金镇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帮办代办服务“及时雨”“雪中炭”作用,以实际举措帮助群众在办事方面解难点、通堵点。工作人员利用微信群、张贴公告等方式积极宣传,提高辖区群众对政务服务帮办代办的知晓率,对于部分孤寡、残疾、重病、高龄等特殊人群,实行名单管理,在群众需要帮助时,主动提供上门服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黄金镇便民服务中心帮办代办数量已超2600件。
服务群众无小事,帮办代办显温情。宣汉县始终坚持“便民利民为民”这一宗旨,将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服务的根本标准,在全县范围内探索帮办代办新思路,提高帮办代办硬实力,打造了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服务高效”的帮办代办队伍,真正的将政务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拉近了群众的“心”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