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首页 >动态新闻>区县信息
“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助推万源 镇村便民上新台阶
时间:2023-11-27 15:05:06 来源:本站 阅读:

   ​      近年来,万源市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纵深推进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聚焦一示范、两引领、三改革、四规范、五强化赋能政务服务,用心用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助推镇村便民服务工作上新台阶。

创建一批示范,带动整体建设。择优分批打造了10个市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12个市级示范便民服务站以及12个县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16个县级示范便民服务站31个乡镇(街道)实现省、市、县三级示范创建全覆盖,辐射带动了县域内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整体建设。

做好两个引领,明确服务方向。一是以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高标准实施便民规划成立工作专班并形成《万源市便民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围绕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各乡镇级片区发展布局,科学规划便民服务中心(站)场地建设、服务事项、窗口设置、制度规范、政务服务拓展等方面要素,为未来5年至15年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供指引和依据。二是以村级和美驿站建设为引领,高效提升服务能力依托村(社区)创新开展和美驿站建设进行功能化、亲民化改造升级采用开放式办事大厅,配套群众休息区域提供温馨办事环境,实现一站式服务零距离。截至目前全市首批31个村级和美驿站全面建成,为便民服务站建设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经验和样板

推动三个改革,提高服务质效。一是推动综合窗口受理改革。采取综合窗口+特色服务窗口相结合等模式,推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资源整合。逐步实现由一事跑多窗一窗办多事转变改革目标,根据服务需求分别设置办不成事反映、帮办代办等特色综合窗口。二是推动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全市31个乡镇(街道)和21个分中心已全面启用审批(服务)专用章办理业务,有效减少基层站所盖章环节,解决了办事群众盖章难、多地跑的问题。三是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对照省、市要求,规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基层使用,加强平台办事指南配置准确率,提高平台办件预约、受理办理力度,同时大力宣传天府通办APP推广应用,推进便民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建立四个规范,提升便民水平。一是规范服务场地。全市统一场地建设标准,根据实际科学划分功能分区,配备休息椅、饮水机、便民药箱、无线网络、手机充电及服务群众办事所需的文具等便民设施。二是规范服务事项。统一梳理形成指导目录印发乡镇,实现平均220项事项在乡镇就近受理或办理、27一件事实现套餐式服务一次办、村社区85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帮办代办。三是规范队伍建设。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熟悉电脑操作的工作人员,挂牌上岗,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按AB岗配备,保持相对稳定,实行一岗多能。四是规范信息公开。全市31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均摆放简便、易懂的办事指南供办事群众参阅,公开公示所有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工作人员信息,服务过程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让企业群众现场办事最多跑一次

做实五个加强,巩固服务保障。一是加强组织管理。2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副科级专职主任,实现便民服务工作真正有专人抓、专职抓的新局面,为今后推进落实各项便民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强工作指导。编制出台操作性强、有效可行《万源市完善镇村便民服务建设指导手册》,细化工作内容和标准,并多次深入镇村现场实地交流座谈,做实针对性、全方位的业务指导。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围绕基层站所入驻、下放事项承接、人员管理、窗口设置、村(社区)民事代办、一网通办能力提升等工作集中组织业务培训10次,有效提高乡镇政策理论水平窗口业务知识,持续提升办事服务能力。四是加强效能监督。制定《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工作监督和业务指导机制》不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检查,常态化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效能视频巡察,及时函告纠正或通报存在问题。同时,畅通评价和投诉渠道,配备实体便民大厅100余台评价仪,落实线上线下服务好差评,公开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强化群众参与、群众评价、群众监督,倒逼服务质量提升。五是加强经费保障。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日常运行经费及村(社区)帮办代办工作经费,已纳入每年万源市财政预算,并分别由乡镇和村社统筹实施,全力保障便民服务工作正常运转和村社帮办代办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