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坚持“快”字当头、效率至上,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快报、快审、快批”,用优质的服务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生态环境领域开展上门服务56次,为广东美联项目、达州煤电项目和宣汉普光工业园区等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7个。全市200个重大项目中,取得环评批复85个(含4个百亿级项目、9个十亿级项目),豁免环评51个,登记备案13个。
(一)上门服务助“快报”。建立定期上门服务机制,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每季度到园区至少开展一次上门服务,30名环保秘书主动对市、县(市、区)党委政府议定的招商引资项目提供环评政策咨询和帮扶,协助解决环评编制中的卡点、堵点、难点。
(二)提前服务推“快审”。印发《效率革命环评管理十条措施》,对应办理登记的人工湿地、旅游开发、城市道路、城市管网、公路配套设施等类别项目豁免环评手续;对急需开工和环境问题复杂的项目关口前移,实行环评预审制度,避免出现审批前重大方向性错误或要素漏项,以缩短环评周期。
(三)优化流程促“快批”。明确“时限再压缩、措施再细化、服务再主动”工作目标,推行“提前审批、容缺审批、限时审批”三条措施,承诺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法定审批时间由60个、30个工作日分别压减到17个、9个工作日(法定应扣除的时间除外),审批时限最短缩至6个工作日(不含公示和修改报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