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聚焦“天然气化工产业”上游、中游、下游建圈强链,精准叠加增值服务,推动涉企服务从“便捷化”向“增值化”跃升。
一、全链融合,构建服务生态圈。聚焦产业培育壮大,强化资金、数据、科技、人才等要素的支撑作用,推动政务服务链与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企业全周期、产业全链条”的增值服务模式。一是服务内容清单化供给。梳理形成普光经开区重大项目增值服务清单174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增值服务清单140项、企业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清单260项,构建起基础政务服务、一般增值服务与特色增值服务高度融合、无缝衔接的全要素服务体系。二是服务方式团体化协同。组建由应急、经信、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风险诊断服务团队,不定期分领域开展“入企号脉”上门服务,2025年以来,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精准服务15次。三是服务线路图谱化定位。绘制“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全景图谱”,清晰标注产业优势、企业名称、领军企业、关键短板、突破方向等服务要素,实现“一图览尽全链”。
二、专区覆盖,打造服务主阵地。印发《达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专区(驿站)服务运行机制》, 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建立企业服务专区,园区建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驿站),按照“综合受办、分类联办、帮办代办”的模式组织各涉企服务单位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增值服务。一是综合受办。结合实际在专区(驿站)科学设置涵盖项目、政策、(警务)护航等11个领域的涉企服务板块,为企业提供前台综合咨询、受理、反馈等服务。受办人员协调组织各涉企服务单位服务前移、靠前指导,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群众跑腿次数。二是分类联办。通过前台窗口、线上平台将企业需求分类流转至相关涉企服务单位。以企业获得感为“第一标尺”,明确涉企服务专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政策宣传,为前台服务提供业务支撑。三是帮办代办。响应企业办事需求,提供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帮办代办“教你办”服务,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帮助企业和群众更高效地办理涉企服务事项。
三、精准务实,营造改革好氛围。 一是警企协同。在普光经济开发区建成警企服务中心,设置政务服务、数字管控、矛盾调解等5个功能区,落实“3+N”力量融合,3名警力联动园区安监员、企业内保员、义警志愿者等,开展防暴防毒演练6次、法治宣传10场、提出安全内保建议50条,为园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精准赋能。持续深化园区精准赋权,推进“群众事就近办、企业事网上办、园区事园区办”与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有机结合,推动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截至目前,发布2批次“企业事网上办”事项清单,推动136项“市域通办”事项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111个试点社区累计办理通办事项1.2万余件。三是畅通诉求。联动12345便民热线开辟3条惠企专线,建立1068个涉企问答知识库,推行“电话专区接线+企业专员对接+诉求专班处置”工作运行模式,2025年以来,共受理涉及营商环境助企纾困类诉求1966件,按时办结率100%。